看了很多摄影教程还是拍不好
1
问题一:为什么我总是构图进步不大,后期不好,拍不好?
这个问题每天几乎都有人提问,类似这个问题的还有很多为什么,都集中这里回答,就不一 一列举,其实都是差不多的答案。
简洁高效的回答就是:
学时少,拍的少,实践少,投入精力少,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是:花钱少。
提示:针对以上几个“少”,为了避免误解,我明晚抽一点空,针对每个点,都着重谈一下,给朋友们聊一下我的看法:专业是痛苦的的。 心急的朋友,可以等明晚的答案,可以揭开心里的谜团。用数据说话,科学分析一下如果我们按照小时计算你的学习,研究投入的时间。如果你每天研究1个小时,那么过了一年,也不过只是投入了360小时。
西方社会普遍有个认知定律,叫10000小时定律,大概意思是说,你要达到某个领域非常棒的,需要投入10000小时的研究学习。从0小时到1000小时,可以让你比大多数人好一点,然后从2000小时到5000小时,可以让你在行业中成为很棒的。
那么我们来算一下: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业余爱好者为什么看了很多教程,还是觉得自己进步不大,拍的不够好。
每周200个小时,做到1000小时可能需要5年
大部分人要上班,应酬,工作,还要陪家人,带孩子等等,完成各种社会属性。平均每周真的拍照和研究摄影的时间能超过4个小时的,几乎都是微乎其微,我这里就按照每周四个小时计算,一年52个星期,也就是一年有208个小时在研究学习摄影。
除非个别朋友天赋过人,那么可能大部分人,差不多需要4-5年的时间,才能比大多数人好一点。再用个四五年,差不多总共十年的水平,就基本可以达到“老鸟”的水平。
这期间,你的学习不仅仅按快们那么简单,还包含了:需要跑很多地方,换很多器材体验,花很多钱,买器材,买路费,甚至付学费等等。这就是我说的,花钱少。不管你愿意承认不承认,这是摄影学习必要花费,和你进步的速度是有关的。
所以如果总是觉得,为什么我总拍不好。可以先计算一下自己的学时,到多少小时了,再看看自己的快门次数,过了5W次,10W次这样的门槛了吗,就知道大概答案了。:)
不能只看教程,重要的是多实践
实践有时,比理论更总要。我一个朋友拍了一张山水照片,因为有雾气,照片显得很山水诗意。但他后期照片时,刻意的把高光减弱了很多。这导致的一个现象就是本来很雾化柔和的照片,一下显得死气沉沉。
其实他的初衷思路没有错,大部分情况下的风光照,高光是要减弱的。但对这样的照片是例外的,不仅不能减弱,还要加高光。加高光,牺牲细节,才能让照片更加仙气十足。所以,摄影是个实践经验重于理论的学科,别停留在网络上的”键盘摄影术“,要多走出去实践,反复推敲不同情况下的应用,才是正道。
我附上一张自己拍摄,带雾气的图,参照上面的解释,做个对比
上面的后期,降低高光,提高高光,就是鼠标轻轻一点那么简单。但出来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微信图片质量不好,可以参考浏览我个人loft,网址:) 决定的不是你会不会点鼠标,而是你知道怎么点鼠标,就是后期思想。
还是老问题,思想不理顺,不养成,不建立,单纯的技巧没什么意义。很多时候,不是教程不对,而是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不能以不变应万变,那就是刻舟求剑了。所以,我才会老说,过分看重参数无意义,无疑等于刻舟求剑。
对于,广大业余爱好者朋友来说,我建议还是慢慢走,慢慢积累就好。人生那么长,急什么呢,只要每个月都进步一点点,每年都能进步一些,就很不错了。每次出去长途摄影下来,都能有点收获,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的。
快速提高,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你需要舍弃很多,牺牲其他方面很多,专业化之路,就意味着高投入,高付出,其中的酸苦又不是外在看到那个华丽。(这个,我明晚分享点自己的经历,给羡慕我工作自由的朋友,看看光鲜背后的酸苦),大部分人又不靠这个吃饭,何必那么急切,慢慢走,或许会有不同的体悟了。
出去摄影活动的问题:很多朋友问,希望可以一去出去摄影旅行,相互交流。我大概说下,上半年,1-5月,我线月整个一个月都休假。可能新疆回来,继续在甘肃青海玩几天。 9月打算再玩一次长途。然后12月之前就就基本又没空了。具体活动信息,还是关注公众微信即可。如果有可能,年底之前,可以考虑做1-2次,线下的课程,我积极努力准备一下,条件成熟了,可以做,谢谢各位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