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探索ChatGPT何时来中国教育科技新篇章
ChatGPT的开发关键在于算法模型、训练数据和算力资金。尽管市场对于AI的炒作已到极致,但实际上,这三个方面并没有明显存在卡脖子的环节。ChatGPT使用的是开源的基本模型和算法,例如Transformer以及强化学习等,而训练数据虽然是当前最大的挑战,但由于中文语料不会因为美国而被限制,因此这并不构成瓶颈。而且,数据整理需要时间和耐心,尤其是在标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沟通不畅的问题。
对于资金支持,ChatGPT需要大量GPU用于加速训练,这些设备过去曾经是一种稀缺资源。但现在,无论是国内的大型互联网公司还是政府研究机构,只要真心想要支持,都能提供足够的资金。在一些腐败案件中,有时候可以看到巨额贪污或房产资产,因此个人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于ChatGPT,是因为领导层对技术改变世界持有保留态度,没有形成信仰。
从历史来看,国内互联网通常是一个追随者,不太重视原创研发。因此,对于一个已经证明有效的项目,如Copy to China模式更容易得到信任,并给予时间、人员和资金支持。但这种短期主义导致了对新技术如AI缺乏耐心。OpenAI成立于2015年开始推出GPT版本,每个版本都经过多年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领域需要长远规划和持续投入。
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节点,是量变转为质变的一步棋,其原理可以通过语言模型进行解释。这类模型本质上是一个逐字生成器,它根据前文内容选择下一个字,使其输出不仅仅是简单复制粘贴,而是真正地生成结果。
从模拟一个人学习角度,我们可以看到ChatGPT带来的巨大意义。当一个人阅读、掌握资料时,他所掌握知识水平高低决定了他的人才是否优秀。如果能够实现对世界所有资料全面理解,那么他的能力将达到何种高度?此时与普通人的知识水平相比差距就非常巨大。
《三体》中的“技术爆炸”概念指出人类科技进步不是线性的,而是有突破性的飞跃。现在,我们拥有了超级工具如ChatGPT。此外,与无中生有的困难相比,将现有的东西改造出来会更加容易,因为这一点已经被证实可行性强了很多。
总结来说,尽管目前市场对于AI热情极高,但实际上这些技术并不具备明显卡脖子的特征,而且它们在中国也同样可行,只是在时间问题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