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青头潜鸭的珍贵身影
追寻青头潜鸭的珍贵身影 讲述人:曲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高晓冬 青头潜鸭,是华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代表性种类,也是我的研究对象。我与青头潜鸭结缘,是在2014年的冬季。 那时,青头潜鸭尚未被正式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然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将其列为极度濒危物种,一度认为其野外种群数量可能不足1000只。一次野外观察中,我看见84只青头潜鸭在山东省太白湖的藕塘中悠然自得地觅食休息。它们的身影格外珍贵,透过观鸟镜,我认真观察它们的每一个动作,同时在思考:青头潜鸭分布在哪里?这个在20世纪90年代仍广泛分布的物种,数量为何下降得如此之快? 那时我刚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尚未确定研究方向。那一刻,我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决定潜心研究青头潜鸭。博士阶段,我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这项研究中,毕业后又带领一个科研小组继续开展长期监测。我们在校内设立了青头潜鸭研究中心,在山东省东平湖、南四湖,河北省白洋淀等重要湿地建立了科研基地,并与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 那些年,我们穿梭于芦苇丛中,寻找青头潜鸭的踪迹。我们守候在巢边,期待着新生命的诞生,当看到幼鸟破壳而出,我们感到一阵阵喜悦。当看到青头潜鸭面临天敌侵袭,我们也会感到深深的无奈。每一次的失败与成功,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青头潜鸭生存的不易和保护的紧迫性。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逐渐揭开了青头潜鸭在中国分布的神秘面纱。它们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低海拔平原湿地,主要繁殖区域从东北平原扩增至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越冬区域包括华北平原至长江中下游平原,部分种群可能常年栖息于白洋淀、衡水湖、东平湖、南四湖、黄河故道、梁子湖、鄱阳湖等重要湖泊湿地。由于各种原因,相对准确的野外种群数量目前仍难以下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尽管数量已经急剧下降,但目前青头潜鸭野外数量仍高于1000只。 野生动物的数量一旦下降至较低规模,就可能陷入“灭绝旋涡”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速衰退。因此,加强关键栖息地的保护管理,协调人与水鸟的关系、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家对生态保护的重视日益提升,一系列重大决策相继出台,为青头潜鸭等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一些部门和社会组织也开始了有益的探索。青头潜鸭保护国际研讨会召开、青头潜鸭入选《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中国水鸟保护十佳案例》、雄安新区青头潜鸭IP形象发布……这些喜讯接踵而至,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作为科研人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将继续脚踏实地做研究,同时积极传播生态保护理念,提高公众对候鸟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将成为现实,而那些曾经翱翔于天际的候鸟也将再次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