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教程如何拯救被污染的银河照
上:原图,下:经过后期处理后
拍摄银河的首要条件是现场拥有良好空气质量和能见度,这似乎已经成了星野摄影中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但目前国内大小城市都在推进所谓灯光工程,虽然方便了生活,但过量的光照映上天空却又变成了光污染。最直接表现是,在晴天里,城市里的人依然看不到太多星星,更勿论拍银河。星野摄影师Ian Norman分享了如何利用Lightroom拯救那些看上去已经被光污染报废的银河照片。
Ian Norman这段教程更侧重于教大家怎样使用后期软件,前期拍摄参数可能略有不同。
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拍摄银河一般参数为:快门30s、光圈f/2.8、感光度ISO 6400,而在光污染严重环境下,前面所述参数很可能会导致过曝,照片一片惨白。所以Ian Norman建议,在光污染环境下应改用更低数值的感光度,例如15s、光圈f/2.8、感光度ISO 1600。
两种参数调整前后对比。上:原图,下:调整后
两种参数100%放大后对比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要经过这种“颠覆性”的后期处理,原片一定要用RAW格式。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具体步骤:
1. 调整曝光
左:原图,右:调整曝光后
由原片的直方图可以看出,整体高光明显溢出,所以先调整基本模块中的曝光度选项,降低整体曝光。
2. 调整鲜艳度、饱和度
接下来调整偏好中的鲜艳度、饱和度,分别将这两项数值调至最高。这样可以使星空更加明显,方便后续对色温进行处理。
3. 调整色温、色调
由于未对原片的色温进行处理,经过上述几步使得照片的色温、色调出现很大的偏差。所以此步骤是将照片的基调调整到正常星空照片的水平,较为重要,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