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接住孩子受伤的情绪没用的爱才更有力量

  • 数码
  • 2024年09月26日
  • ??作者:王葵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他们难免会在这些问题中受到伤害。有时是身体上的,有时是心理上的,有时二者皆有。 ??面对这些伤害,一些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会本能地思考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这种思维在心理学上属于“问题解决取向”思维,然而,这种直接指向问题解决的策略,并不一定奏效。其副作用在于孩子往往难以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护,反而产生被指责的误解。 ?

如何接住孩子受伤的情绪没用的爱才更有力量

??作者:王葵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他们难免会在这些问题中受到伤害。有时是身体上的,有时是心理上的,有时二者皆有。

??面对这些伤害,一些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会本能地思考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这种思维在心理学上属于“问题解决取向”思维,然而,这种直接指向问题解决的策略,并不一定奏效。其副作用在于孩子往往难以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护,反而产生被指责的误解。

??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孩子穿着拖鞋从楼梯往下跑,此前已经从楼梯上摔下来好几次了,和家长脑海里想象的一样,孩子又从楼梯上摔了下来,再一次把双腿摔得淤青。

??看到此情此景,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分外心疼,内心自然而然升起的想法是寻找解决方案,试图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于是气呼呼地脱口而出“下次别穿着拖鞋跑下楼,你看你把自己摔成啥样?”更为激动的家长,甚至会在狂怒中说出:“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别穿拖鞋往下跑,你是不是要把自己的一口牙磕掉才长记性!”

??这是爱吗?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是的。然而,问题来了,这种爱孩子能感受到吗?

??遗憾的是,大多数孩子无法从这种表达方式中感受到家长的爱,反而觉得被责备。有的孩子可能一言不发,忍着伤痛,默默等待家长的情绪风暴平息;有的孩子可能哇哇大哭,觉得无比委屈;还有一些孩子可能坐在原地,很酷地说:“其实一点都不疼。”真的不疼吗?孩子其实只是掌握了一把钥匙,用这句话来堵住父母接下来的絮叨。

??这可能是许多家庭中无数个亲子交流瞬间的缩影。这种场面很别扭,家长爱子心切,但孩子却感觉被误解和忽视,“爱”的传递在亲子间是淤塞的。家长气呼呼地家长给孩子贴上“不听劝”“不听话”甚至于“叛逆”的标签;而受伤的孩子则认为家长不关心自己的感受,只会责备。

??一个非常类似的情形是,面临校园霸凌的孩子,回家后鼓起勇气,结结巴巴地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被欺负的经历。结果父母根本没有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便怒从中来,骂孩子“没出息,不争气”,拿起扫帚就先把孩子打一顿,边打边骂,告诉孩子“下次打输了就别回来”。

??这两个情境的共性,就是家长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太急于帮孩子解决“带来伤害的问题”。然而家长的应对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往往是精神和身体的双重伤害,让孩子觉得家长是在自己的“伤口上撒盐”。

??孩子都善于学习,于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下次受伤的时候,下意识的反应是不让父母看到,在家长面前小心翼翼地把伤口藏起来,从而避免被家长斥责。

??父母在孩子眼中往往被视为“无法理解”自己伤痛的人,因此孩子倾向于只分享好消息,避免提及困扰。他们觉得父母不可靠,内心孤独。家长们可能感到困惑,为何想要帮助孩子却适得其反?实际上,孩子更希望父母能先理解他们的情绪和感受。当孩子受伤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家长应暂时放下解决问题的冲动,先关心孩子的情感状态。

??父母被他们认为是“接不住”自己的伤痛的,在和父母交流过程中养成报喜不报忧的沟通模式。他们认为父母是靠不住的,自己的内心也是孤独的。一些家长可能觉得很委屈,为什么想要帮助孩子却适得其反?

??实际上,孩子更希望父母能先理解他们的情绪和感受。当孩子受伤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家长应暂时放下解决问题的思维,先关心孩子的感受。

??面对一个从楼梯上摔下来的孩子,家长可以先检查孩子的伤情,同时表达共情:“哎哟,摔疼了吧,我看着心都跟着疼。”

??从表面上看,这种方式对于解决问题似乎“没用”,但是这种“没用”的言行却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真切的爱。这种应对方式,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解决取向”,这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有难度。因为这暗含着家长对于孩子的“问题”和“挫折”的接纳,承认我们不是全能的父母,并不能帮助孩子“解决”或者“避免”所有的问题——有时候我们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孩子受苦。

??其实,孩子通常比家长想象的更能容忍问题的发生。只有当孩子的情绪被接纳时,才可能卸下防备,以更开放的姿态,带着更积极的能量,去思考如何避免或者解决问题。此时,他们也更愿意反思自己的处境,从而接受家长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