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焦点访谈反思上海外滩踩踏 腾讯地图大数据可做预警
权威媒体对于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的态度,已经由反思提升到提供建设性建议的阶段。1月21日上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就2014年12月31日外滩踩踏事件的调查情况向社会各界做了公开通报,上海市委、市政府对事件责任人员的处理决定也一并公布。
当晚,中央电视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总结了国内外一些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并给出建议,采用基于LBS技术(基于位置的服务)大数据分析,可以避免类似惨剧的再次发生。
调查报告显示,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对监测人员流量变化情况未及时研判、预警,未发布提示信息,是导致该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央视《焦点访谈》则指出,需切实加强监测预警,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防范能力,并提出要重视大数据对公共安全危机的重要预警作用。其中腾讯地图作为国内最大的地图基础服务提供商的数据更加值得重视。
腾讯地图热力图反映事发当晚危机隐患
随着国内公众活动日渐增多,如何保证活动中的人身安全,成为社会思考的重要问题。在“12·31”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腾讯公司根据地图定位平台数据,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提供的人口分布热力图,直观显示出人口密度增长趋势。
据了解,腾讯地图定位平台每天会获得超过100亿次的各类定位服务请求,也是国内最大的定位服务平台。
据腾讯地图高级工程师刘畅介绍,热力图可直观反映危险趋势。如“12·31”事件发生后,腾讯地图根据定位数据制作出北京国贸地区及上海外滩地区人口分布热力对比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2014年12月31日23:00到00:00,国贸与外滩两地人口密度的发展趋势。
2014年12月31日晚上的国贸跨年夜活动,腾讯地图热力图显示,国贸附近及世贸天阶的人口密度已经达到饱和。在23:20左右,由于人口密集度已经超过了安全警戒线,有关部门叫停了当晚的跨年倒计时。从热力图上可以看出来,当时的人群密度存在着潜在危险。
通过对比12月31日23:00北京国贸地区和上海外滩地区的热力图我们可以发现,国贸地区虽然人群高度聚集的面积不如外滩,但是增长速度却相似。从热力图来看,此时人群密度已经接近危险临界点。但北京国贸地区在跨年活动叫停之后,23:30左右,人群密度就已开始下降,而外滩陈毅广场此时密度还在持续上升,直到零点之后才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预测危机 大数据“防患于未然”
相关数据表明,当每平米人数超过7人时,拥挤踩踏事件发生的频率就会大幅度上升。而公共空间的人员密度达到多少时就必须实行管控,这在国内尚未有统一标准。
此时,如何能获悉我们周围的安全情况,大数据的支持越来越重要。
腾讯地图定位平台每天会获得超过100亿次的各类定位服务请求。记者从腾讯地图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监测人流密度比较成熟的大数据技术是LBS(基于位置的服务),通俗地说,就是手机移动定位。
通过这一百亿次定位请求的大数据分析,通过对用户在查找路线、查找周边、分享位置等主动行为数据的挖掘分析,腾讯地图大数据可以做到实时呈现人口密度分析图,实现提前预警和干预危机。
“鉴于一般大型活动年轻人居多、智能手机配置率高等特点,利用LBS大数据监测人流密度极具实用价值。” 腾讯地图高级工程师刘畅介绍,“实时观测群众性活动的人口密度分布趋势,利用强大的技术后备支持实现危机预警,更能保证参与者人身安全。”
据悉,大数据的优势在于趋势预测,而无法直接干预潜在危机。相信未来政府在人流密度监测运用中,如果在基于LBS技术基础上,辅以手机通信、手机推送(SDK)等多纬度的大数据服务,综合分析、交叉印证,预测精准度也将大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