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速度比iPhone更新还要快 汽车新势力们要这样改造车厂的工业基因

  • 数码
  • 2024年12月19日
  • 造车速度比iPhone更新还要快 汽车新势力们要这样改造车厂的工业基因 未来的汽车形态会走向何方? 这是站在今天这个传统车厂极力探索转型、新造车势力涌动的时间节点上,我们很想探讨的一个问题。 从我们自身的观察来讲,作为新造车领域里跑出的独角兽,特斯拉的秘诀在于通过软硬件高频迭代的机制,在极短的周期内把最新的技术下放到在售车型上商业化。 这很可能预示著一条通往未来的路径。 具体怎么说呢?我们知道

造车速度比iPhone更新还要快 汽车新势力们要这样改造车厂的工业基因

造车速度比iPhone更新还要快 汽车新势力们要这样改造车厂的工业基因

未来的汽车形态会走向何方?

这是站在今天这个传统车厂极力探索转型、新造车势力涌动的时间节点上,我们很想探讨的一个问题。

从我们自身的观察来讲,作为新造车领域里跑出的独角兽,特斯拉的秘诀在于通过软硬件高频迭代的机制,在极短的周期内把最新的技术下放到在售车型上商业化。

这很可能预示著一条通往未来的路径。

具体怎么说呢?我们知道,传统车厂研发一款汽车的平均周期是 48 - 52 个月。即便是小改款,也要以年为单位,所以我们经常能听到 2017 款奥迪 A6 、2018 款保时捷卡宴这样的命名规则。

那特斯拉的迭代周期呢?

Our approach at Tesla was to adopt improvements as soon as they were ready. This meant we were implementing up to 50 changes per week. We often joked that if you wanted to know the “model year” of your Tesla, you needed to look at the individual car’s VIN number.

“我们在特斯拉的做法是随时沟通、随时改进,每周会对产品可以进行50多处改进。我们内部开玩笑说,如果你想知道你的特斯拉汽车属于哪一代产品,最好还是去看看车的VIN码(会记录车辆的制造地点、时间及基础配置信息)。”

说上面这段话的人叫 Greg Reichow,在特斯拉从 2011 年 4 月干到了 2016 年 7 月,离职前是特斯拉生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制造、工厂/自动化工程和产品负责人。

这种软硬件高频迭代的机制,让 Model S 的续航从 2012 年的 491 公里提升到了 2018 年的 579 公里,让 Autopilot 2.0 从刚发布时的“几乎不可用”到现在功能和平顺性全面反超 AP 1.0 ,成为业界体验最好的辅助驾驶系统之一。

高频迭代机制背后的本质是什么?是特斯拉和新造车公司为首的新势力与大众、丰田、通用这样的传统势力的冲突演绎。

车和家 CEO 李想在混沌大学分享过类似的观点:

大众们是工业的产物,而特斯拉们诞生于信息后,这两种公司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上截然不同。

传统车厂强调标准化、用规章制度去管理和运营企业,把造车分成研发、设计、造型、制造和供应链管理,制造又分成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团队里每个人各司其职、泾渭分明。

这类企业会有以年为周期进行产品迭代的现状就不难理解了。

按照李想的观点,新势力都会建立一套IT系统以支持高效沟通和高频的产品迭代。这种 IT 系统上接云端、下接账号,有很强的 API 能力,能够连接所有的服务、外部硬件以及应用。能获得软件、硬件、用户等所有原子极的数据。

来看看特斯拉是怎么做的。2012 年,也就是 Model S 上市的第一年,特斯拉第一版企业运营IT系统上线。时任特斯拉首席信息官(CIO)Jay Vijayan谈过特斯拉的动机,与李想的观点基本是一个意思:

Elon的愿景是建立一个垂直整合的组织,其中信息流跨部门无缝流通,我们有一个封闭的反馈循环给我们的客户。通过这样做,我们能以最快的方式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服务和整体体验,同时还能高效地运营一家企业。

为了实现这个愿景,我们必须有一套简单且可以连接所有部门、并使部门之间的信息无缝连接的中央业务操作。

高频迭代的机制在每一家新造车公司里都备受重视:

2016年5月,蔚来宣布任命Ganesh V. Iyer为蔚来CIO兼全球数字运营主管,直接向李斌汇报。Ganesh是开发特斯拉第一版企业运营IT系统的核心人员,跳槽至蔚来前他的Title是特斯拉信息技术副总裁兼代CIO。

所以传统巨头转型成功的标志,不是推一款参数漂亮的智能电动汽车,而是内部高频迭代机制的落成。

那么,新势力与传统车厂竞争中的致胜秘诀,是否也会存在弊端呢?

事实证明是有的。

李想是特斯拉的忠实用户,2015年7月17日,特斯拉推出了新旗舰Model S P90D,在续航和性能方面都有提升。但李想的评价是:“(特斯拉)产品更新速度快过了iPhone,升级不起了。更新速度是双刃剑,推荐邻居和朋友买的P85D第一批交车才三个月就变成老款了,不敢再推荐了。”

更大的风暴在这儿,2016年10月20日,特斯拉官方博客更新:搭载全自动驾驶驾驶硬件的特斯拉车型开始量产。Autopilot 2.0硬件进行了全面升级。但老车主群体对特斯拉量产AP 2.0车型的不满高于特斯拉历史上任何一次硬件迭代。

2017年1月,新旧车型开始交织著交付了,很可能邻居今天提的特斯拉比你昨天提的自动驾驶算力高了40倍……一位老车主直接在网上@特斯拉驻Twitter客服Elon Musk:你的忠实拥趸在这儿求你了!Model 3很重要,也考虑下(老车型)翻新生产线吧。

当时Musk的回应非常强硬:特斯拉从未停止创新,如果有谁希望(买到配置保持长期不变的汽车),那他们找错人了,特斯拉汽车每隔12~18个月就会有一次主要迭代。

然而就在那条Twitter发出两天前,特斯拉连公告都没发,悄悄在官网上线了Model S/X 100D。

宣传上极尽低调终归治标不治本,还有长期关注特斯拉的用户呢。2017年的一场演讲中,同为特斯拉车主的蔚来创始人李斌说:“我当时买的特斯拉,好像是75度电,现在有100度电了,两三年,所以我就觉得我很亏。因为电池影响加速性能、续航里程,这是电动车的一个BUG。如果从商业模式上来讲,不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你就是让越早买的人越吃亏。”

再看一遍李斌的最后一句话,怎么从商业模式上解决这个问题?蔚来推出了换电模式。到2020年,蔚来可能推出90kWh的电池组(ES8上市版本为70kWh)供车主换电流转。

去年的ES8发布会上,蔚来的换电模式是全场争议最大的部分。很多合资车厂的员工私下聊起换电仍然会有质疑:“汽车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要稳定可靠。电池都能更换,整车架构的安全怎么保证?”

按照李斌的说法,想清楚做换电模式的时候,蔚来还没成立。如果不是全盘推演了特斯拉拉起电气化大旗背后的本质,又思考了特斯拉存在的问题,蔚来不会逆势推出换电模式。

这两家跑在行业最前端的企业可能预示了未来十年汽车形态的演进方向:整车复杂度降低;软件取代硬件成为竞争焦点;所有关键组件支持更换升级,甚至模块化。

汽车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代表,汽车是工业时代的复杂度最高的产品。但如果将互联网行业和汽车工业有机融合,你会发现复杂、精密这些词并不代表先进。所以,下一个十年,汽车形态会如何演进呢?

1、整车结构简化、复杂度降低

相对燃油车,电动车的复杂度已经大大降低,但这还远远不够。Model S的零部件共有3万多个,Model 3只有1万个;Model S上用于连接电子部件、实现智能化的线束长3公里,Model 3只有1.5公里。

但Model 3的智能化完全不输Model S,说明一款车技术复杂与否智能化水平没有直接关系。相反,技术复杂决定了企业效率的天花板,在保证整车安全的前提下,整车复杂度越低,企业可达到的潜在效率越高。

2、硬件层面趋于一致,软件层面成为竞争焦点

在燃油车时代,不同规格、不同技术原理的发动机与变速箱产生无数种组合,发动机前置、中置、后置都会带来不同的驾驶体验。

电动车时代,所有车厂无一例外都将电机置于前后轴上,整块电池组平铺于底盘。这样布置可以大大降低重心、极大的提升安全性,同时让车内空间最大化。考虑到5年后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每家车企都会提供千人一面的驾驶体验。

一旦驾驶体验的形容词只剩稳定、可靠,围绕基于云服务的账号体系提供的整体拥车体验,也就是软件生态的用户体验就会越来越重要。

如果不好理解,参照手机行业功能机时代五花八门的造型设计及系统体验和智能机时代无一例外的大屏配合Android+iOS生态一统天下。

3、模块化

关于关键组件支持更换升级,特斯拉做了自动驾驶芯片、蔚来做了电池组。为什么说这是未来汽车行业关键趋势之一,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电化学行业和芯片行业一直在快速进步。随着智能电气化进程加速,更多资本和技术人才涌入,这两大行业的技术进步还会更快。结合高频迭代的机制,Musk说的每隔12~18个月就会有一次主要迭代绝非危言耸听。

但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汽车属于大宗消费品,大宗意味着低频。这决定了你可以每年换一台新iPhone,但不会每年换一辆新特斯拉。

所以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是,支持硬件升级,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即使在芯片足以支持全自动驾驶、电化学技术发展趋缓的后智能汽车时代,支持硬件升级仍然有充分的意义。

蔚来总裁秦力洪谈过推换电模式的另一个原因:ES8电池组的循环寿命高达2000次,这就意味着当ES8行驶里程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时候,电池组才走到了整个生命周期的1/3。所以蔚来做了储能业务。

但不是所有车企都会做储能业务,所以结合上面说的整车结构简化趋势,车企应该支持多组件更换升级,也就是模块化。十年后,支持大数据调度的自动驾驶车队会让每辆车的闲置率和空驶率大幅下降,汽车行驶里程会更快达到强制报废标准。而消费者/滴滴/Uber可以把报废车上健康水平的组件拆下来,套用部分新组件后重新上路。

从全球来看,传统车企都在努力克服工业时代的惯性,在技术和管理中融入互联网基因;而新造车公司在向旧势力偷学制造的同时,也在思考哪些环节存在改进的空间。所以别听新造车公司说尊重汽车行业制造规律了,真的没有什么流程可以改进吗?

那这个行业还有什么意思呢?下一个十年,看谁跑得更快了。

我是36氪汽车小组记者郑晓康,关注特斯拉、无人驾驶、新能源车、车联网、出行及后市场,欢迎直接与我联系,微信:157351049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