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款CPU Shakti离商用更进一步 基于RISC-V指令集

  • 数码
  • 2025年02月14日
  • 印度首款CPU Shakti离商用更进一步 基于RISC-V指令集 雷锋网按:国内对于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援越来越多,拥有自主可控的处理器的意义正在突显。当然,除了中国,印度和欧盟也在积极研发自主CPU。印度2011年开启的首款CPU专案近日释出软件开发工具包(SDK),这意味着印度的首款CPU离商用化又进了一步。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款CPU使用的是RISC-V指令集架构。

印度首款CPU Shakti离商用更进一步 基于RISC-V指令集

印度首款CPU Shakti离商用更进一步 基于RISC-V指令集

雷锋网按:国内对于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援越来越多,拥有自主可控的处理器的意义正在突显。当然,除了中国,印度和欧盟也在积极研发自主CPU。印度2011年开启的首款CPU专案近日释出软件开发工具包(SDK),这意味着印度的首款CPU离商用化又进了一步。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款CPU使用的是RISC-V指令集架构。

印度理工学院(IIT)Madras 为其开源Shakti处理器释出了SDK。Shakti基于开源RISC-V指令集架构,由印度电子和资讯科技部资助。根据IIT的说法,开发板也将很快释出。

IIT Madras的RISE集团于2016年开始致力于Shakti专案,并计划针对不同的市场释出六个系列的处理器。该集团表示,他们的处理器在面积、效能和功耗方面具有竞争力。

现在,印度和中国、欧盟一样,都表现出对自主设计处理器的兴趣,而不是依赖美国制造商。

随着Shakti SDK的释出,开发人员可以开始为Shakti处理器开发应用程序,甚至在Shakti处理器商业化之前。

据雷锋网了解,印度的CPU专案早在2011年就开启,并且最早并没有选择RISC-V指令集。当时印度实施处理器战略计划,在全国范围资助2-3个研制处理器的专案。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的两位教授在该计划支援下启动了SHAKTI处理器专案,研制与IBM PowerPC相容的处理器,为获得合法授权,SHAKTI专案组与IBM开展了合作谈判,但未能达成一致。

恰逢2013年RISC-V架构处理器流片成功,于是SHAKTI专案组放弃PowerPC拥抱RISC-V,专案目标也临时调整为研制6款基于RISC-V指令集的开源处理器核。这个临时的调整不仅未受到指责,反而得到了印度-更大力度的支援。

另据了解,Shakti六个系列的处理器分别是E、C、I、M、S、H,具体定位如下:

E级

E级是一个3级有序处理器,针对嵌入式装置,如物联网(IoT)装置,机器人平台,电机控制等。

C级

C级是一个32位5级有序微级处理器,时钟频率在0.2-1GHz之间,针对中端应用,具有极低的功耗,并支援可选内存保护。

I级

I级是64位无序处理器,时钟频率在1.5-2.5 GHz之间,并支援多执行绪。面向移动、储存和网络应用。

M级

M在这里代表多核(Multi-Core),因为M级处理器最多支援8个CPU核心,也可以是I和C级核心。

S级

S级Shakti处理器针对工作站和服务器型别的负载。它是I类处理器的增强版本,支援多执行绪。

H级

H级是针对高效能运算和分析的处理器。它的主要特性包括高单执行绪效能,可选的L4快取,以及对Gen-Z结构和储存级内存的支援。

实验性设计

RISE团队还在开发两种新的实验级处理器。第一个是T级,它应该支援物件级安全性和粗粒度标签,用于类似VM的功能,以缓解软件攻击,如缓冲区溢位。

第二个是F级,可以认为是T级的升级,增加了对冗余计算块和总线结构的支援,ECC内存 和永久性故障检测的功能。

雷锋网编译,via tomshardware

2019年7月13日的CCF-GAIR 2019 AI芯片专场上,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开放指令生态联盟秘书长包云岗将发表主题演讲,介绍RISC-V指令集的落地进展以及在AI和5G时代所能展现出的技术优势。另外,AI芯片专场的国内外的芯片巨头、AI芯片独角兽公司、明星创业公司、芯片领域专业投资人将分享他们对目前AI芯片发展和落地独到的见解。

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CCF-GAIR)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雷锋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承办,得到了深圳市-的大力指导,是国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术界、工业界及投资界三大领域的交流博览盛会,旨在打造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极具实力的跨界交流合作平台。更多关于大会 & 购票的详情,欢迎登陆官网进行检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