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手机或成趋势但厂商不宜盲目跟风

  • 行业资讯
  • 2024年10月31日
  • [钉科技述评] 智能手机市场已逐渐进入成熟期,增速明显放缓,寻找新的增长点,推动用户换机需求,成为了手机厂商的共识。 虽然近一年来,曲面屏、全面屏乃至折叠屏等成为了智能手机行业新的突破口,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曲面屏、全面屏、折叠屏更多的只是外在表现,在形态方面进行了升级。在内在的更深层次用户体验上,智能手机仍需要新的出路。人工智能或许是好的方向,但本身尚不成熟,在钉科技看来

AI手机或成趋势但厂商不宜盲目跟风

[钉科技述评]智能手机市场已逐渐进入成熟期,增速明显放缓,寻找新的增长点,推动用户换机需求,成为了手机厂商的共识。

虽然近一年来,曲面屏、全面屏乃至折叠屏等成为了智能手机行业新的突破口,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曲面屏、全面屏、折叠屏更多的只是外在表现,在形态方面进行了升级。在内在的更深层次用户体验上,智能手机仍需要新的出路。人工智能或许是好的方向,但本身尚不成熟,在钉科技看来,厂商在现阶段不宜盲目跟风。

人工智能或引领手机行业新时代到来

得益于正确的方向以及发展迅猛的科技,近两年人工智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全球各大科技巨头几乎都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不管是谷歌、苹果、三星,还是国内的BAT以及华为、360等公司都在这方面达成了共识。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目前科技行业的风口,而智能手机作为与人们的日常需求息息相关,且与人们形影不离的设备,智能手机正在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最大应用方向。

AI与智能手机相结合之后,或许就是不仅能为智能手机行业本身带来创新变革,乃至形成自身的“智慧”生态,也将推动整个人工智能的落地与普及,更将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再加上三星、苹果、华为等主流手机厂商的在背后的共同推动,一场由AI手机掀起的性大战或将打响。

需要注意人工智能手机技术门槛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本身有着相对较高的技术门槛,同时需要考量手机厂商软硬件综合能力,背后则要依托大数据。

在算法层面,深度学习的兴起使机器算法迎来了新的发展浪潮,也使其成为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催化剂。据了解,荣耀magic的magic live智慧系统就是运用了自研的算法,从而在语义理解、语音交互、视觉识别上带来良好体验。

在芯片层面,据了解,人工智能对芯片的诉求与目标是模仿人类神经网络感知外部世界的方法。如iPhone X/8系列均搭载的最新A11 Bionic芯片,内置了神经网络计算引擎,并原生支持AR,特别是iPhone X的前置镜头配合深度感应组件,利用强大的计算机视觉算法带来了Animoji的实时表情。

而在华为前不久发布的Mate 10中搭载的华为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麒麟970,集成了来自寒武纪授权的NPU专用处理单元,在HiAI移动计算架构下,可以大幅提升手机在图像识别、语音交互、智能拍照等方面的能力。华为也是Android手机阵营AI化的典型代表。

此外,据悉在谷歌推出的Pixel 2和Pixel 2 XL中,加入了一颗新型定制协同处理器Pixel Visual Core,谷歌称这一芯片能够在使用谷歌HDR+技术拍照时提高速度和电池续航时间,并且可以更好地处理应用中的AI工作量。

AI手机似乎正在从AI算法应用于系统优化逐步向占据核心处理器“高地”发展。而没有自研芯片能力的国产手机厂商们,估计还将在方面,如全面屏混战中继续鏖战,同时等待高通出手集成类似NPU单元模块。由此可见,AI手机的研发不是一般手机厂商有能力做到的。

手机厂商不宜盲目跟风,滥用概念

由于AI手机目前并未有相关标准,因此手机行业或不可避免地陷入人工智能概念混乱的局面。

目前可见的“AI功能”,主要处在简单应用层面,或者可以实现智能节电、定位以及优化手机运行等,如魅族的Flyme系统据称搭载了智能思维引擎,可以在夜间自动清理缓存、优化后台;还有图像识别、图像处理等,如小米Note 3的面部识别、vivo X20的Fake Wake,以及多数主打拍照的手机的人像模式,AI美颜等功能。实际上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只是人工智能技术一些较为基础的应用。

较为普及的是语音助手功能。目前手机厂商大多将语音识别作为切入点,积极布局。然而不少打着语音交互AI旗号的手机产品,其只是从交互的方式上做出了一些改变,从手动指令操控升级为语音指令操控,并没赋予延伸能力,如语言学习等。

值得一提的是,与全面屏等直接呈现在消费者眼前的设计不同的是,AI是属于深层次的技术,应当扮演的角色是居于幕后为消费者提供创新体验。但从目前来看,由于目前部分消费者对于AI缺乏较深层次认知,一些厂商便将所谓的AI置于台面上,将其以卖点的形式推介给了消费者。

值得注意的是,跟风概念的营销手段短期或许没有问题,但长期来看却有可能因体验等方面的问题透支消费者信任,同时也会影响消费者人工智能技术的印象。

因此,虽然AI是不错的发展方向,但技术尚不成熟的前提下,厂商不宜盲目跟风炒作,一步一个脚印切实做好产品,才有可能突破增长瓶颈。(钉科技原创,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