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家电的也力拼5G和AI技术? 文丨壹观察 宿艺
6月6日中国5G牌照正式发放,中国比之前预期提前半年时间“跑步”进入5G时代。
而5G带来的改变,会远超如今大多数人的想象,甚至包括智能手机企业在内的通讯行业自身都将迎来颠覆。
所有科技巨头都已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高速率、低延迟、广连线的5G网络,让本地APP主导的移动互联网模式正在变得“多余”—— 当所有的资料、服务都在云端,意味着使用者无需再依赖任何一个超级APP或者是单独的智慧终端装置,资料服务将根据使用者的场景化需求,优先选择距离使用者最近、体验最好的终端装置进行主动智慧服务,并且通过资料高速流动建立全场景无缝连线的智慧体验。
这几乎是一次“推倒重来”式的使用者新入口大战。
主要科技企业都已加入这场赛跑。比如华为、小米、vivo、OPPO在内的企业选择在5G到来之际争抢IoT布局,互联网巨头们则在重新押注包括智慧音箱、智联汽车在内的新型智慧硬件装置。出乎大多人意料的是,拥有丰富硬件终端和技术布局的家电企业,也同样成为这场新技术时代使用者入口强有力的竞争者。
作为掌握新型显示等核心技术,并在终端硬件拥有全品类矩阵、在核心硬件上具备明显领先优势的科技企业,TCL在5G时代已参与到了Google、亚马逊、小米、华为等企业的核心技术竞赛中。6月14日举行的TCL第六届技术创新大会暨第一届技术合作开放大会,再次引发了家电行业、通讯行业、互联网行业们的“跨界”关注。
TCL第一届技术合作开放大会TCL也在本次大会上宣布了技术战略的两大重要变化:一个是TCL公布了“四大技术战略主线”,与之前人工智能技术、新型显示技术、智慧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技术这“三大技术战略主线”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增加了“5G应用技术”;另一个是邀请众多合作伙伴、高校及权威机构专家共同参与此次技术合作开放大会,这也意味着TCL的技术研发模式已经从之前的“自研”升级为“自研+合作”。
在5G这个大技术趋势确定、但市场竞争格局充满变数的赛道上,TCL“技术加速度”背后的意图无疑值得思考与关注。
“5G技术流”成为家电行业核心竞争力
进入5G时代,家电行业开始呈现出日益清晰的两个核心技术方向:优化式创新与颠覆式创新。
其中显示技术继续突破是家电技术优化的核心方向。5G、AI技术与IoT硬件装置的聚合,正在给整个家电行业带来颠覆式的变革机遇。
原因显而易见:5G的到来,无处不在的高速连线,智慧终端装置的“去中心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未来与使用者高频互动的,是不同场景中现实存在甚至是虚拟存在的各种屏幕,而非再去用手指低效地触屏单一装置和简单遥控。这要求未来科技企业必须具备两个能力:第一是为使用者打造无处不在的屏幕,第二个是给使用者提供场景化的智慧服务和拟人互动。
前者是传统意义上的使用者入口之争,后者则是打通使用者在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键。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这也是此次TCL第六届技术创新大会暨第一届技术合作开放大会上,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强调“5G应用技术”创新,并将其并入TCL“四大技术战略主线”的重要原因。由此来看,“5G应用技术”并非是TCL原有技术战略主线的补充,而是TCL原有技术优势和产业布局的“催化剂”,以及TCL未来产品创新和业务边界拓展的关键“变数”。
具体来看:
新型显示技术。TCL是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的重要领军企业。早在2009年TCL就决定斥巨资上马华星光电,十年来累积投资近2000亿元,打破了日韩企业在半导体面板制造领域的长期垄断,改写我国“缺芯少屏”的现状。在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上,TCL在深圳、广州、武汉设有研发中心,拥有一支国际顶尖水准的研发团队。TCL旗下广东聚华牵头组建的“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已获工信部批准,成为我国显示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李东生对此透露称:TCL在很多新型显示技术领域都已都在世界前列,比如电致发光的QLED蓝色材料寿命、印刷OLED/QLED材料和器件等区域性领域的很多技术已经走进“技术蓝海”。
5G的到来,让“显示无处不在”正在成为现实。使用者在智慧家庭场景中,未来的墙壁、镜子,甚至是窗户都可以作为显示屏幕,智慧家庭只有完成“去中心化”,才会给使用者真正无处不在的便利和互动变革。这也是TCL工业研究院致力于量子点材料和工艺、聚华公司牵头组建的“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以及华星光电积极布局大尺寸触控模组、拼接墙、车载、OLED显示模组等高阶显示应用领域的重要原因。可以预计,伴随5G从网络建设阶段走向应用技术落地,“显示无处不在”的到来将会让TCL在新型显示技术领域布局的前瞻性与重要性更加突出。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实际上很早就被应用在智慧电视产品创新上,比如视讯资讯流的智慧推荐、智慧语音互动与语义识别,以及图形影象本身的增强方面。之前外界所不熟知的是,TCL已在美国、波兰、香港、西安、武汉和深圳设有研发中心,在语音、语义和影象领域构建了大量自有资料,包括建立了25个大类垂直领域资料集。
正是基于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提前布局与产品落地后的真实使用者反馈,TCL相比其他企业更早地洞察到5G在聚合AI、IoT等技术之后引发的巨大变革效能。今年3月的春季释出会上,TCL释出了包括新型智慧家居装置在内的一系列智慧硬件产品,其主推的“4T布局”(即T-Life、T-Home、T-lodge、T-Park),实际上就是“全场景AI”智慧科技系统针对不同家庭场景的产品组合与落地方案。在TCL看来,“AI×IoT新时代的产品体现为硬件+软件+万物连线和各种场景间的融合。”TCL实业控股CEO王成在释出会上也表示,“TCL将以AI×IoT为依托,以智慧生活为定位,持续为全球使用者提供融合连线的智慧健康生活所需的产品与服务。”诸多互联网企业还在争夺智慧音箱这一单一品类时,TCL依托AI、IoT以及5G的布局,让外界清晰地看到了TCL在全品类终端硬件矩阵布局的优势和在新技术革新面向的创新爆发力。
5G应用技术。作为全球主要的手机企业之一,TCL曾历经2G、3G、4G到5G的“全通讯”发展周期,面临5G重大技术变革也相比其他家电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有着更加深入的洞察、更加准确的判断。
从2015年4G普及初期开始,TCL就致力于5G的研发,是全球少数几家同时拥有2G, 2.5G, 2.75G, 3G, 4G 及5G专利技术的企业之一。2016年年初,TCL通讯于法国和中国建立了专门的5G实验室。目前5G技术专利申请已超百项。2017 MWC期间, 李东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强调称:5G一定是未来的趋势技术,TCL已拥有较为成熟的5G发展平台。2017年底,TCL通讯加入中国移动主导的“5G终端先行者计划”,是首批加入该计划的终端厂商之一。2018 MWC期间,TCL通讯提供的5G资料终端,为使用者提供了下行2Gbps和上行1Gbps的5G接入速率。2019 MWC期间,TCL通讯公开展示了其折叠屏手机与达到成熟商用的5G手机,并宣布“TCL将是全球首批推出5G终端的企业之一”。
由此来看,TCL在5G应用技术的布局远非一日之功,而是TCL借助其通讯产业平台的长期积累。更重要的是,5G牌照的正式发放,让TCL原有三条技术战略主线已经逐步落地的条件下,激发出了新的产品创新动能和业务拓展势能,因此将5G应用技术此时列入TCL技术战略主线,可以说是TCL技术路线的必然举措,也符合外界对TCL技术变革的预期。
TCL集团首席技术官闫晓林在本次技术合作开放大会上也对此表示:“TCL技术战略将同步增加5G应用技术,结合5G和IoT技术,引领面板、电视、手机、家电等产品的升级,用2-3年时间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的人工智能领头羊”。
TCL集团首席技术官闫晓林智慧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技术。AI、IoT、5G技术等一系列重大技术的聚合,让人类科技发展历史上关于“智慧制造”的梦想从概念逐渐走向现实,这也是宏观层面国际大国发生5G“角逐”、企业层面BAT、华为等巨头企业纷纷杀入“To B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重要原因。
作为中国最的半导体企业,以及半导体显示产业对于高精度和高质量的要求,华星光电从立项开始就致力于全球最先进的智慧制造技术,开发和汇入新一代资讯科技如云计算、大资料、物联网、移动APP等新一代资讯科技,实现了虚拟资料流与实体产品流的无缝衔接,灵活根据客户需求生产定制化产品,实现“柔性智造”。通过实现智慧制造,华星全面提升了生产运营效率,使成本降低25%、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生产效率提高25%。目前,华星光电的的面板工厂已基本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同时正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及大资料系统。
伴随5G时代正式到来,TCL在智慧制造领域长期积累的经验和能力,可以更好地为合作伙伴提供智慧制造优化与升级方案。也可以基于自身智慧制造优势,以及全品类终端硬件布局与新型显示技术向合作伙伴提供智慧制造服务。比如TCL专门孵化成立了格创东智科技公司,在融合5G、AI、IoT、大资料等前沿技术与硬件制造行业之后,其目标是成为行业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也就要求TCL必须聚合产业链最广泛的合作伙伴,面向5G万物互联时代为使用者提供最广泛的硬件品类与智慧服务。在这个跑道上,全球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垄断”,开放、合作、共赢,是唯一的选择。
TCL研发模式进化:从“自研”到“自研+合作”
TCL是一家典型的技术驱动企业。除了被外界广为所知的核心半导体显示领域之外,TCL全球研发技术人员超过12000名,拥有中国科技企业的研发技术团队,并且分布在全球四个大洲,并拥有4个国家级研发平台,这让TCL可以充分聚合全球不同区域和国家的人才、技术和学术优势。在各大研发中心的分工上,TCL也做到了因地制宜,方向明确。如美国研发中心主要是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和互联网应用,它会做一些美国的本地化工作,如内容服务和互联网视讯应用方面。在波兰的欧洲研发中心主要聚集在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而在国内,武汉研发中心在手机拍照画质提升方面取得了一些技术上的突破,另外武汉也做垂直领域的ASR。在香港研发中心,TCL主要聚焦在机器视觉的技术研发和大资料相关工作。深圳研发中心则聚焦在核心的算法、模型,尤其是模型在FPGA上的验证和实现。
为了协同全球众多的研发中心、实验室和制造加工基地,TCL在内部成立了专门负责技术研发协同部门,一方面与产品市场部门协调,了解和洞察使用者需求;另一方面与全球技术资源部门协调,围绕使用者需求构建产品,负责技术趋势的追踪与研发创新。这也是包括微软、华为这种国际化研发、全球资源支撑的高效技术突破与创新转化模式。
2018年TCL研发投入达56.7亿元,截止2019年5月全球专利申请量为61000件,其中国内是39000件,申请国外专利11000件,另外有11000件的PCT国际专利申请。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对全球量子点已公开的专利调查,TCL在量子点电致发光领域的公开专利数量为822件,居全球第二名。
从常理上来说,越是在研发与核心技术上拥有显著优势的企业,意味着其商业“护城河”越高,技术开放的难度也就越大。“技术合作”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这种转变背后一定充满了内部争论,这也是至今很多科技企业表面强调“生态共享”,但实际上开放动作都小心翼翼的原因。
TCL今年举行第六届TCL技术创新大会的同时,召开了第一届技术合作开放大会,主题被定为“技术无疆界,合作赢未来”。邀请了众多合作伙伴、高校及权威机构专家共同参与此次大会,这意味着TCL的技术研发模式已经从之前的“自研”升级为“自研+合作”。对于TCL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技术研发模式、甚至是企业理念层面的自我“”。
在全球技术研发布局的情况下,将研发模式从“单引擎”更换为“双引擎”,并且还要保证加速度与安全性,对企业研发的节奏、连续性、内外部协调与对接能力都挑战巨大,甚至可以说高风险。而TCL全球研发模式可以快速完成切换,从根本上来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TCL已经非常清醒地认识到5G万物互联时代,传统“闭门搞技术”的局限与“开门技术共享”的重要性;另一个是TCL在此之前已经开始与全球学术研究机构、科技巨头的研发合作。比如2017年TCL与香港大学共建“新型印刷OLED材料及技术联合实验室”、与Google、亚马逊、IBM、百度、腾讯等全球企业开展人工智能在产品应用领域的深度合作等。
大会现场,TCL还和香港大学签约建立港大-TCL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并与中科院苏州奈米所等多家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动重点行业创新。另一个引发业界重点关注的是,TCL集团首席技术官闫晓林正式公布了十余项处于技术前沿的合作专案,希望引进全球顶尖技术资源与TCL研发人员一起解决重大的、前瞻性的技术难题。TCL可以提供资料、经费、研发资源与人力,以及包括新型显示在内的核心技术领域的众多支援,针对有重大突破的技术可以进行IP合作。
TCL这种“自研+合作”的模式有些类似于华为与国外高校合作中使用的“高校灯塔”思维。华为与全球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合作,加强整个行业的基础科学研究与前瞻性技术的预研。这种模式就像全球最智慧的“外脑”,帮助TCL与华为可以更好地追逐全球最领先的技术方向,以及全球最优秀的人共同推动技术的迭代,并加速企业自身研发水平与思维的不断进化。
技术之争的根本,是人才之争。在大会现场,有29位业界专家受聘为TCL技术顾问,他们代表了全球最领先的显示行业和AI技术水平。这些业界“大牛”背后,更多的是跟随他们的业界高阶研究人员。这类全球研发人员、技术力量与TCL的共同协作,有望在5G时代帮助TCL“自研+合作”的创新共赢模式落地更快、走的更远,并且为TCL在关键技术发展预判、落地节奏这些科技企业至关重要的节点,提供关键的建议和指导性意见。
CSDN创始人&董事长、极客帮创投创始合伙人蒋涛在大会上的发言令业界印象深刻:“新技术浪潮将变革每一个行业,每一个行业的领导者都将是“行业大脑”系统创新者”。
《壹观察》认为,在5G、AI、IoT等重大技术的融合变革期,人们往往将目光放在Google、亚马逊、阿里、腾讯这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巨头上,但他们的庞大身影形成的聚焦效应之外,新技术时代充满不确定性的领跑者身影已经浮现。每一个新技术时代,都有传统巨头的衰亡史,也有新科技巨人呼啸而来,这才是科技与技术创新的魅力所在。
TCL公布的“四大技术战略主线”,以及主动推动自身研发模式的进化,实际上是用确定性的技术布局,聚合更多的合作伙伴与先进研发力量,去应对确定性的技术趋势与不确定性的市场格局变动。这是一招妙棋,也是科技巨头们面向万物互联网时代的最佳选择。
为什么做家电TCL,也要力拼5G和AI技术?
答案已经非常明显。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