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电话如何转变为官方客服号码科学发展的新视角
科学发展视角下的境外电话变为官方客服号码机制揭秘
近期,四川攀枝花市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该案的关键在于犯罪分子如何将“境外电话”转变为与官方客服无异的来电号码。以下是该案件背后的详细情况。
通过对日常反诈预警活动,攀枝花警方发现,每天都会有大量来自“1344号段”的电话接听境外呼入,这些号码大多数处于关机状态。当警方尝试告知这些被害人存在被骗风险时,他们却无法联系到这些号码,因为它们通常都是关机状态。
调查显示,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员集中到攀枝花市通讯商店,以办理“1344号段”的电话卡。此前,这些人因互联网上看到高额报酬的兼职广告而主动联系,并按照对方要求使用本人信息注册这类特殊服务。
面对这一异常现象,攀枝花警方成立了专案组,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经查明,被害者们的手机上出现了和国内知名平台、手机APP客服相同的来电号码。这是因为犯罪分子利用技术手段,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使得这些假冒来的电信看起来像是正规客服来电。
经过一系列操作步骤,如修改手机号、使用呼叫转移功能等,最终使得这些国际长途拨打成为了国内短途拨打,从而达到伪装成官方客服的一致性。因此,当受害者接到这样的电话时,他们往往会相信这是平台或者公司发出的合法服务通知,不加防备地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交易。
由于这种隐蔽的手段,涉及到的受害者数量巨大,有237个省级以上地区共计4032.919万元遭受损失,而潜在受害人数更不胜数。在公安厅刑侦局和各州市警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特设抓捕组11个,在300余人的参与下,成功逮捕80余名犯罪嫌疑人并打掉该跨国网络诈骗团伙。
目前,该案中两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分别判决一年一个月和七个月徒刑;30名同案嫌疑犯提起公诉,其中26名已受到刑事处罚。该事件继续展开深度追踪中。
针对此类事件,公安机关强调:
对于那些从事办卡业务,为电信网络犯罪提供帮助的人士,将依法严厉惩处。
当遇到自称是购物网站或快递公司客服人员索要个人敏感信息时,要立即怀疑其真实性,并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任何购物网站或快递公司都不会要求客户提供银行账户、密码等私密数据。一旦发现可能遭遇欺诈行为,请立即向当地警察报告,并保存好所有相关证据以供后续调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