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吉林停产数月员工欠薪混改后销量依旧低迷何去何从
近期,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一汽吉林”)陷入经营困境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内部员工透露,该公司自今年6月起便已停产,自8月份以来,员工工资未能如期发放,不少员工每月仅能领取不到千元的微薄收入,且这部分收入也时常被拖欠。面对生活压力,许多员工不得不寻找零工来维持生计。
一汽吉林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2019年,该公司的销量逐年下滑,从5.6万辆降至3520辆。自2016年起,一汽吉林开始亏损,三年间累计亏损超过30亿元,成为一汽集团的不良资产。2019年上半年,一汽吉林的亏损额达到5.11亿元,资产总额30亿元,而负债却高达33.58亿元,已处于资不抵债的境地。
为了摆脱困境,一汽吉林在2019年谋划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同年10月,一汽吉林的增资项目在上海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计划募集资金15亿元。最终,山东宝雅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15亿元获得一汽吉林70.5%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而一汽集团的持股比例则降至29.5%。
混改完成后,一汽吉林在2021年初恢复了生产,并对旗下的森雅品牌进行了重新定位。然而,新产品并未能改变一汽吉林的困境。2021年8月上市的森雅鸿雁小型SUV,尽管售价亲民,但销量依然惨淡。据终端数据显示,2022年森雅鸿雁的销量为1051辆,而到了2023年更是降至415辆。目前,该车型已处于停产停售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在控股一汽吉林后,宝雅新能源曾计划在三年内登陆资本市场。然而,时至今日,宝雅新能源仍未完成上市,也未有任何递交招股说明书等动作。一汽吉林的落后,除了产品研发未能跟上市场节奏外,还与新能源领域布局缓慢有关。作为控股股东的宝雅新能源并未能提供强大的支持,而一汽集团由于不是控股股东,也无法对一汽吉林的产品布局进行直接干涉,这使得员工的薪资问题更加难以解决。